查看: 5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院校解析【287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1 17:4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38天
院校简介
建校时间:1958年
院校性质:公办
院校类型:林业
院校层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部共建
院校隶属:湖南省
院校地址:长沙市
专业数量:本科专业7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成立于1958年,坐落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部重点学科;设有76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国家管理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部级优势专业;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湖南省精品课程。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近3万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6万人。博士研究生318人,硕士研究生3712人。现有专任教师1581人,其中,教授(正高)221人,副教授(副高)538人;博士生导师82人,硕士生导师473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讲座教授7人、湖南省“百人计划”7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3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霍英东教育基金奖”3人;国家创新研究团队1个。学校拥有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及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局长沙国家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4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心),6个湖南省实验教学中心。设有63个校级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从长沙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组建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学校转为省部共建。2003年,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的回归。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重点专业
森林资源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
招生录取
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10%,实际调档比例视各省(市、区)生源情况确定。
学校认可教育部和相关省(市、区)优惠政策加分投档和降低分数投档照顾政策。
按分数优先的原则确定录取专业(类)。若投档成绩相同则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国际教育类招生专业的英语成绩要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会计学、金融学、电子信息工程、林学专业不低于105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低于90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迪恩网络

Powered by Discuz! X3.1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中南林家园nanyaodao.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