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成立于2004年2月22日,是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关注“三农”问题的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大学生实践及学术研究型社团,主要致力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实践与研究及国家农村政策宣传。学会以“三农”调研和支农实践为主线开展相关活动,学会成立五年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在寒假、“十一”长假以及暑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下乡支农调研活动。学会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支农社团、湖南省首届大学生优秀社团,湖南省大学生十佳社团和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三农学会成立五年来,一直立足于学校,面向社会,以关心三农和提高会员的学术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先后组织过几十次三下乡活动,足迹遍及:湖南(长沙市雨花区、长沙县、株洲市石峰区、茶陵县、攸县、永州、怀化、益阳、湘西、湘潭)、湖北、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西、北京、四川、贵州等地。
我们的目的是:关注“三农”问题,关心农民人权进步,积极推动中国“三农”问题的小范围解决。
我们的口号是:关注三农 塑造自我 建设新农村
我们坚信:即使没有能力去改变,也有责任去关注!
公用邮箱:www.csfu3nong@163.com
学会网站:www.csfu3nong.com
三农学会成立六年来,一直立足于学校,面向社会,以关心三农和提高会员的学术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组织上根据我校两个校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一会两部”的常规运作模式,其采用“总部”在本校区,分部设在两个分校区的树杈式机构,既有利于整个学会的团结又有利于分部的独立开展工作。在整个运作模式上也通过借鉴其他社团的成功经验和自我创新,形成了具有支农社团特色的运作形式。同时,也形成了对于会员的稳定的培养模式,即大一新生锻炼能力和了解三农政策为主,大二学生组织协会和运作品牌活动,大三学生和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深入学习三农方面的理论和探究新农村建设,争取培养一批能够支援农村以及在基层工作的人才,大四学生和已毕业学生为智囊团。并且建立了以三农学者、社科院研究员、外部学社团体、本校教授和博士为指导的顾问团。同时还在湖南省的湘西自治州、桃江县和株洲市、湘潭市、江西高安市等经济水平不同但各具特色地区建立了大学学生支农基地,在这些基地上的工作不但受到了当地领导的好评,更受到的农民的欢迎。总之,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三农学会形成了一个组织完善、基础雄厚、操作规范的实践研究型社团,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会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农学会成立以来,积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分别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洞井镇、湘西保靖县、株洲市石峰区、茶陵县 、永州市打鼓坪林场、安徽阜阳市的南塘村、河北邯郸市、定州市等地建立了相关的支农实践基地以及长期、稳定的工作联系。2004年5月,三农学会接受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先生领导的《中国改革》杂志社新乡村建设中心的支农指导,通过大学生调研网(www.3nong.org),与全国各地的涉农大学生社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与全国大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曾在05年、06年、08年共计派6人到北京参加温铁军先生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交流,不仅加深了学会会员三农方面的理论水平,而且与全国支农队员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为本学会的会员搭建了更广泛的平台。学会在组织社团的过程中,还非常注意自主组织活动,曾组织大小活动数百次,在校内和校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004年本学会以大学生社团的名义入股安徽省阜阳兴农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一个特殊股东,开辟了中国大学生参与农民合作社建设的新局面。 2004年8月,学会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梁濑溟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组织的“单车骑行万里千村”大学生支农志愿者行动。从长沙出发,经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四省,历时17天,行程2000余公里,沿途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等农村政策,受到了中国新闻社、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株洲电视台公共频道、株洲日报、株洲晚报、红网、大学生支农调研网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2004年,学会组织申报的4项三农问题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其中一项获湖南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05年和2006年,学会再次组织申报学校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共申报课题29个,为全校之最。
2004年10月,学会在长沙市第43中学开展“十一”支工调研活动,以支教为活动突破口,深入长沙市农民工家庭做相关调研。在学校团委与长沙市43中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爱心移动学校”,组织大学生爱心志愿者对进城务商、务工农民子弟开展义务家教,爱心志愿者参与人数达到96人之多。
2005年5月,三农学会在益阳市桃江县武潭镇基固庙村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支农性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期间先后利用“五一”、“十一”、“暑假”五次组队前往基固庙村,为本村建立了详细的乡土档案,帮助村委会建立了老年人协会、妇女协会等组织,为当地楠竹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指导与支持,被当地农民称作是“农民 农村 农业 的亲人”。 2006年暑假,三农学会在桃江基固庙村再次开展实践活动,得到了团省委严华副书记和学校部林文部长的充分肯定与悉心指导,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对学会的活动进行了报道。之后,学校党委和团委十分重视此大学生实践基地,列其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长期共建基地,并派博士和教授对当地的发展进行具体的指导。
2005年,学会组织了“关心三农,关注农村贫苦儿童”的电影放映月活动,此次活动共为在长沙务工农民和在校大学生放电影持续一个月,为农村贫苦儿童募集资金1900余元,成立了首个大学生社团基金会——“三农希望基金”。共捐助贫苦儿童七名,并与贫苦儿童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形成了长期的关注。
2006年春季学期,三农学会组织了学校的五十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为进城流动儿童义务“一对一”支教的“蒲公英驿站在行动”,在城市里关心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为他们辅导功课,和他们做朋友,并且积极的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实践,尽量让他们在城市也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此活动持续了将近两个月,受到了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好评。
2006年4月学会给湖南省委张春贤书记写了一封信,就支农大学生在支农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困难,和自己在支农实践中产生的一些想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封信省委张书记非常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在批示中他鼓励大学生的支农活动,并且殷切的希望大学生能够深入基层,塑造自己,更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006年7月湖南省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洪灾,三农学会的会员们深切地感受到灾民的困苦,开学之后积极筹备为灾区贫苦儿童募捐的活动,利用“十一”的休假时间共为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南阳中心完小募捐2900余元现金,捐助13名房屋全部倒塌的贫困农村儿童,同时募捐衣物共500余件,为灾区的儿童们送去了省会大学生的一份温暖和关爱。
2006年10月,三农学会牵头组织长沙市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开展了以“交流下乡成果、展示团队特色、搭建共享平台”为题的支农经验交流会,针对各支队伍在“三下乡”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2006年12月29日,学会在株洲校区举办了首届“农之子”晚会,第一次将农村生活搬到了象牙塔内,晚会受到了学校领导、学校周边村民以及广大林大学子的热情肯定,也受到了株洲公共频道、株洲日报等媒体的特别报道。
2007年4月,三农学会再次组织了学校的四十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为进城流动儿童义务“一对一”支教的第二期“蒲公英驿站在行动”,此活动持续了两个月,活动参与者及受助者都从活动中感受了很多。
2007年5月,学会关注留守儿童项目组以“太阳花开——关注留守儿童在行动”为主题在校招募志愿者关注湘西、桃江项目点的留守儿童。首批共招志愿者85名,对三农学会基地的30名留守儿童进行组队帮助。
2007年八月,因为学会在寒假全国大学生回乡问卷调研的优秀表现,学会成为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特色村工作委员会团体委员单位。
2007年暑假,学会共组织35名大学生赴学会的益阳桃江、株洲茶陵、湘西保靖县三个基地下乡支农。另派3名会员赴湖南长沙宁乡、江西兴国参与联队下乡。
2007年9月29日,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温铁军教授,来学校讲学。
2007年10月28日,,三农学会再次牵头组织长沙市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开展了以“回首过去、立足现在、相约未来”为题的三下乡交流会。交流会还特别邀请了北京打工艺术团团长孙恒来我校为农民工演出。
2007年11月3日,学会派出5名会员参加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村长论坛,通过几天的交流与讨论,会员的理论与经验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与各地村官有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07年11月,学会在长株两校区举办大型三下乡图片展,向全校师生展示暑期下乡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8年1月,借寒假期间学会派出5名会员赴武汉参加由梁漱溟乡建中心组织的培训。
2008年1月,学会派出5名会员赴长沙金井镇惠农村进行踩点活动。
2008年3月,学会组织向村社发展促进会提交的全国大学生寒假问卷共20余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三名。
2008年4月,学会以四周年庆典为契机,展开了为学会庆生,为校庆献礼的文艺晚会,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2008年4月到6月,学会在长沙使四十三中展开了蒲公英驿站的支教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支持,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孩子家长的肯定。
2008年5月,学会受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委托赴湘潭青竹村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村庄变革三十年的专题调研。
2008年6月,学会在长株两校区进行下乡前的理论培训和体能集训,通过为期两周的集训,共确定下乡队员34人。
2008年7月,学会组织下乡队员分赴益阳桃江基固庙村,湘潭青竹村,江西省高安市张家村分别开展为期十一天的主题调研活动,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培养了队员的乡土热情。
2008年8月,学会毕业会员成为首届湖南大学生村官。
2008年9月,学会派出6名新老会员参与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村长论坛,与许多大学生村官建立了友好的联系。
2008年10月,学会在十一期间由长沙与株洲校区共同组队其中长沙校区选派了3人前往桃江进行回访调研,积极践行“关注三农、塑造自我,建设新农村”的口号,履行“即使没有能力去改变,也有责任去关注”的宗旨。
2008年10月26日,温铁军教授的助手、安徽凤阳县挂职县长、博士生王平老师应邀来校讲座。
2008年11月8日,学会会员受邀去参加了湖南第十届(国际)农博会,红星之声·新农村建设与粮食安全高峰论坛。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内参王晨宇老师来校为学会会员讲座。
2008年11月中旬,响应梁涑溟乡村建设中心的号召,参与了各地大学生支农社团联合发起 的“吃一个桔子,少一份心酸”活动。
2008年11月末,以实际行为进一步加强长沙株洲两校区会员的了解,促进两边会员的交流学习。由长株两边共同策划、组织了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株洲校区举行的长株联谊。
2008年11月末—12月,结合今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契机,学会举行了主题为“回顾改革三十年、展望农村新形势”的图片巡回展。此次图片展历时将近一个月,分别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展出。
2009年1月12日,学会派一名会员参加乡建中心组织的首届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评选活动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支农培训活动。
2009年1月14日,学会派出三名会员代表参加“2008湖南NGO”发展年会及长沙NGO志愿者论坛。
2009年4月4日——6日学会的五名会员赴攸县上云桥镇高岭村进行09年暑期三下乡活动踩点。
2008年4月10日三农学会株洲校区举行了三农学会株洲校区五周年晚会。
2009年4月17日—19日学会派陈军等三名会员参加在河南漯河举行的第二届村官论坛,借此机会认识了很多有作为、有抱负的村官。会员同他们进行了积极有益的交流学习,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2009年五一期间,学会派马仔玉、覃碧宇、黄存忠三名会员参加在江西南昌举行的三下乡交流会。
2009年5月16日——5月23日两周的周末在长沙县跳马乡金屏村和双溪村进行了“倾听百姓心声 共建两型社会”长株调研活动。
2009年5月17日成功的结束了筹备两个月的三农学会五周年晚会。
2009年7月15日—7月27日学会组建了益阳桃江队、攸县高岭队、湘西坡脚队、怀化黔中郡队、株洲联队五支队伍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09年7月28日,学会派会员陈远达、陈军赴北京参加乡建中心举办的为其半个月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支农调研交流研讨会。
2009年9月下旬,学会参与由百度公司、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情系e乡——全国大学生乡村信息化创新大赛”。
2009年与长沙其他高校支教社团、人士一起组成并加入莲花镇支教项目,并具体负责“张家湾”支教的运作。
2009年10月12日,学会派出5名会员赴山西省晋城市皇城村参加由中国村舍发展促进会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村长”论坛。
2009年10月30日,学会派出5名会员赴湖北武汉参加由乡建中心举办的全国支农社团交流会。
2009年11月下旬,学会参与由谷歌(Google)发起举办的“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
2009年,学会再次被评为湖南省“三下乡”优秀团队。
2010年2月,学会派出4名会员赴湖北武汉参加了支农社团交流会。
2010年3月14日,中国大学生反哺农村工程发起实施者马永红来我学会讲座。
2010年4月18日,学会派出5名会员参加了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全国第四届大学生村官论坛。
2010年7月11日,学会派出一名会员参加湖北省咸宁学院行知学社组织的三下乡活动。
2010年7月中旬,学会开始着手准备2010年三下乡特色活动,并将于2010年7月23日派出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沅陵镇凤凰山社区、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黄金坳镇败泥冲村、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武潭镇基固庙村三支三下乡服务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010年八月中旬学会派出四名会员前往河南大学交流学习。
2010年10月1日学会派出两名会员参加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的支工调研。
2010年10月5日学会派出六名会员参加在江苏省无锡市华西村举行的第十届村长论坛。
如果你对以上内容感兴趣,点击右上角收藏或转发到朋友圈。
【林涉外校园微生活】公益服务官方校园微信,校园热点话题+便民信息分享+校园团购=林涉外校园微生活。
关注【林涉外校园微生活】你身边第一手校园动态。
QQ群:319612321。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林涉外校园微生活】
1.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搜索微信号:lswxywsh
2.查找微信公众号:林涉外校园微生活
3.扫一扫二维码,加入【林涉外校园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