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青春年华里的《茶花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首届研究生歌剧排演纪实
壹
2018年9月27、28日,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全体声乐专业研究生及林韵合唱团的部分优秀本科生,共同表演的音乐会版《茶花女》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雅韵堂上演。
歌剧《茶花女》是一部三幕剧,我们演出的《茶花女》在三幕剧的基础上对段落进行了一些删减,由导赏邱榕同学陈述剧情串词把唱段连接起来,所以称之为音乐会版《茶花女》。在段落选曲上,因为宣叙调对语言要求比较高,更近似于说话的语气,背词也会更难,要唱好宣叙调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全剧意大利语的歌剧演出,而且时间有限(一个学期排演出来,时长得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因此对所有的宣叙调都做了删减,同时删除了部分对于目前学生水来说偏难的曲目,比如:第一幕中薇奥莱塔和阿尔弗莱德经典的二重唱“在那快乐的一天”和薇奥莱塔的咏唱调“好生奇怪...梦中情人,及时行乐”。又考虑到是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歌剧实践演出,所以删除掉了由本科生扮演的乔治·日尔蒙(男主角父亲)经典咏叹调“普罗旺斯的海与地”等其它一些小的段落。当然,歌剧艺术指导刘柏阳老师保留了剧情主线,所以整场音乐会版《茶花女》的剧情路线还是很完整的。
在我们上演的音乐会版《茶花女》中,是以完整剧目故事串演并融合了舞台布景、舞蹈、灯光、多媒体、音乐指挥等元素。伴奏形式上我们不是以乐队为伴奏,也不是以去年同样在林科大上演的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用的音响形式为伴奏,而是由歌剧艺术指导刘柏阳老师一人弹奏钢琴为伴奏,这种形式可以减少现场乐队伴奏方面的大花费,听觉上比音响伴奏更加有现场感,也让演员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这也算是高校中演出歌剧的一个新突破。
贰
演员们在经历了近半年的磨砺后,对于角色的感受也颇有感触。
王一苇(饰 第一、二幕女主角薇奥莱塔):“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加斯东子爵(邓吉彪饰)进行对话的地方,加斯东子爵将阿尔弗莱德介绍给薇奥莱塔,这一段在第一幕属于比较难的部分,需要我们将所有的旋律、歌词、节奏形成肌肉记忆,才能自如的表演出来,我认为这两场演出,这一部分都有些小的瑕疵,但我们已将失误降至最低,由此我感受到,要将歌剧完整流畅的表现,最基础的音乐作业部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赵 飞(饰 第一、二幕男主角阿尔弗莱德):“我对《饮酒歌》的表演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在尾声我们高举酒杯的那一瞬间,我的演唱是发自肺腑的,我感动于我们今夜的“芳华”,感动于我们排练中的点点滴滴,感动于我们老师的辛勤付出,感动于台下所有观众的热情和包容。半年来的万千思绪,同学间的几多情愫,聚焦在酒杯高举的这一刻,我仿佛感到我最后一个高音被凝固了,凝固在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在久久的飘扬,久久的回味,久久的分享!”
卢 忻(饰 第二、三幕女主角薇奥莱塔):“'茶花里的悲情,遗憾中的美好'是我对于该剧的感受,我所表演的部分,基本是悲情为主,让我觉得比较揪心的部分是在卧室里念信后的独唱部分'永别了,过去的美梦',这个部分需要憋闷着内心的痛苦缓缓诉说,想宣泄却又不能宣泄,内心极为矛盾,拖着病危的身体,告别、祈祷、怀念.......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她的妄想......我在表演后,其实挺遗憾的,一方面是自己的唱功没有达到更好的表现那更为细腻的感情,另一方面在表现上还较为青涩,不过,人生哪能有不遗憾的呢,就像薇奥莱塔和阿尔弗莱德最终还是很遗憾的没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病去让她解脱,去到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不是吗?”
孙志远(饰 第二、三幕男主角阿尔弗莱德):“这次演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歌剧排练和什么是歌剧表演。首先,从作品和演唱来说,威尔第的作品演唱难度较大,对于第一次接触歌剧和表演的我来说,不管是演唱的篇幅还是难度都挺具有挑战性,尤其在第三幕“赌场”那一段的时候,就让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其次,从表演上来说,基本上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歌剧表演,对于舞台上一些需要歌唱与表演协调到位比较陌生,在后期进行舞台排练的过程中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比如说我和女主对戏时的神态、动作细节;上下两场的情感和内心活动、再比如最后一幕,女主香消玉殒后倒下,我要扶着她然后抱在怀中,这一系列动作既要符合逻辑,又要体现当时男主悲痛不舍的心情,在排练的过程中我和女主排练了不知道多少次,女主也不知道倒下多少次,以至于我俩排练结束后腿膝盖都有了淤青......我自认为这次演出稍显粗糙,我们只将“轮廓”表演了出来,缺乏细腻,在之后的排练学习中,要注意更加深入具体,未来在表演时要形神兼具,更有味道。”
范思汝(饰 安妮娜女仆):“整个剧目最吸引我的就是“薇奥莱塔之死”,在最后游离于人世时,作为女仆,我一直站在她的身旁,每当我看她见到男主角阿尔弗莱德时那热切的眼神,从惊喜的见面到不舍的离世并倒入他怀中,泪水就一直在眼眶中,难以抑制,伴随着“告别巴黎”一曲的旋律,好几次在舞台上都因为他们的表演不禁感动到流泪。虽然故事是一个悲剧,但在我看来,在飘摇不定的风尘生活中,本就患病的她能死在心爱的人怀中,更是为一种解脱。演出结束后,我一直深陷在故事当中,但我相信,故事的最后,就算薇奥莱塔离世远去,她也一定希望她心爱的阿尔弗莱德能够开始新的生活,并幸福美好的走下去。”
邓吉彪(饰 加斯东子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接到《茶花女》这一剧本时,我们都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第一:我们没有任何的相关歌剧演出经验;第二:时间紧迫。在面对两大压力的前提下,刘柏阳老师一直细心并耐心的给我们讲解让我们慢慢的越来越有信心,大家也越来越有了氛围,迎头而上,你追我赶,慢慢的音乐会版《茶花女》有了雏形,并且不断的打磨,最后能够在预定的时间,能够作为一部较为完整的歌剧片段组合呈现给大家。通过这次演出不光锻炼了专业能力,也让我们学会了“乘风破浪”的精神!”
杨声军(饰 侍从A):“简易的舞美,简单的道具,简朴的舞台,和着一群志同道合,热血沸腾的人,用激情点燃了那一夜的绚丽缤纷,呈现给观众的一副震撼场面和谢幕后大家的津津乐道与赞不绝口。美丽的女主人公如出水芙蓉般的楚楚动人,男主人公更是潇洒倜傥,一举一动间透露出的不仅是高贵和优雅,还透出了些许的花花公子和玩世不恭的气息。在觥筹交错,高脚酒杯里摇晃着热情似火的奔放和激情四射的澎湃……当然,此剧的成功演出,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力于有海外留学归来的导演刘柏阳老师的高屋建瓴构思与策划,和那精湛的导演艺术,细腻的作品处理,构描了整剧作品处理的炉火纯青和表演的出神入化……对于2017级研究生来说,待回首时闲庭回味,感怀生命如歌中,此剧当年之场景直教人回味无穷,甚念念不忘昔日之神采也…...作为当局人的我,对此剧难免有褒奖有加之嫌,所评更不能达言近旨远之意,但对于本人肯定是念兹在兹,而且是一生……”
张健琼(饰 好友弗洛拉):“弗洛拉,女主角的闺蜜,次女高音,她的情人——奥尔尼侯爵 。虽然说在音乐会版《茶花女》中唱段不多,但是我觉得她在剧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和女主一样作为当时上流社会里的交际花,弗洛拉给人的感觉好像要更加豪放,不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幕里的赌场那一段,为了能够更好的揣摩弗洛拉的表演,我看了无数遍视频,剧中的她妖娆,率直又带点幽默,从坐在赌桌上开始,她的一颦一笑就非常生动,到吉普赛女郎出场预示她有许多情敌的时候,她的表情也转换的非常迅速,由兴奋变得愤怒痛斥奥尔尼侯爵的不忠,最后又融入到欢乐的舞台当中去,整个部分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也充分展示了她开朗、率正又带有一丝幽默的性格。”
邓苗苗(饰 好友弗洛拉):“我在剧中扮演交际花弗洛拉,女主角薇奥莱塔的好朋友。在看原著时,我认为这个角色是一个社交圈中的虚假好朋友,塑料姐妹,因为她在薇奥莱塔失势最困难时离开了她,但是,在这部剧中,并没有其丑恶的一面,反倒让我觉得她有一些可爱。
在排练中,第三幕其中一个段落薇奥莱塔和阿尔弗莱德的二重唱《告别巴黎》,讲述两人冰释前嫌,打算离开巴黎,重新过只有两人的宁静生活,这一段是孙志远和卢忻同学扮演的,每一次排练时,听到这一段时我都会被感动,还有两三次流下了眼泪,我觉得在一个表演和演唱能够打动人的时候,就是成功的,很棒!!!
在我们演出后好评如潮,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过程更加的重要,经过这五个月的排练,从模仿到摸索到有了自己的东西,我收获了很多,更加清晰地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前路漫漫,一起努力吧!”
叁
王一苇:“尤其记得卢忻在演最后一幕之前,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换场,这是幕后最紧张的时刻,因为最后一幕讲的是Violletta之死,所以当时除了要给卢忻换服装,准备道具之外,还需要给她补妆,将脸涂白,卸去口红再画上黑眼圈,当时催场很紧,来不及把妆补好,没有表现出一个将死之人的面容。”
肖 晶:“作为幕后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感受与体验。在演出开始前,从演员的话语和表情中感受到他们的紧张,为了时刻清楚自己的角色任务而准备着。每一位需要赶场换装的演员从台上来到幕后时,看到他们上一幕表演留在脸上的汗水,和匆忙赶场跑来幕后换装的紧张心情,衣服的绑带和拉链时不时还会捣个乱。看到他们付出的汗水和强烈的责任感,再次为他们而鼓掌!”
安 宙:“观看完同学们的歌剧《茶花女》后,我有以下一些感想:第一幕是薇奥丽塔与阿弗烈德感情萌芽的一段戏,这一幕中男女主角在唱的部分完成度都不错,歌声、技巧、感情都有感染到我,但演的部分感觉尚有提升空间,《饮酒歌》将气氛推到了小高潮,令人印象深刻。第二幕是男女主角产生矛盾与误会,赵飞饰演的阿弗烈德由喜转悲的情绪表达的很到位,表演与歌声融为一体,阿弗烈德气愤的离开之后留下维奥丽塔一人时,看得犹为揪心,之后的化妆舞会倒是打破了凝重的气氛,舞蹈充满喜感。第三幕是以维奥丽塔的死悲剧收尾,整场戏几乎是她个人独白,这一部分女主的表演可圈可点,使观众感受到了为情所困又被逼入绝境的女子的无助与无奈。不得不提出表扬的是学弟学妹们经过学校合唱团的锻炼,在演出时,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杨庭峰:“从来没有如此用心聆听过音乐会,今夜,我是全神贯注,屏气凝神的观赏完整场音乐会。平夕里我这再熟悉不过的同学,今夜到了舞台上的表演让我有耳目一新之感。惊讶于他们表演的出神入化,惊讶于他们演唱的炉火纯青,我深深被他们的演出感动着,感染着,感慨着。”
距离演出结束后,已有一月有余了,但动人的旋律还犹在耳畔,华丽的灯光还闪烁在眼前,排练和演出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心中感慨万分。在我们的青春年华里,和众多拥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经历了一件大家都热爱的事情,这将值得我们铭记一生!”
组稿、整理:杨声军
编 辑:肖舞、邓海华 |
|